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本文源自:金融界
近年来,信托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布局逐渐加速,尤其是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信托资金投向证券市场的规模达到8.34万亿元,占资金总量的42%,同比增长9%。然而,尽管信托资金在证券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其投资结构仍以固收类为主,固收类投资规模达7.37万亿元,占比近90%,而投向股票类的信托资金仅0.62万亿元,近三年维持在资金规模的3%-4%。这表明信托资金在股票市场的配置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信托资金投向股票市场的潜力
信托资金在股票市场的潜力主要体现在其灵活的产品设计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上。信托产品在投资分配和结构设计上具有高度灵活性,可在一个组合内实现多元投资,涵盖从低风险产品到全市场资产配置产品的各类资产。这种灵活性为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需求提供了可能,也为信托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发挥独特作用奠定了基础。此外,家族信托和家庭信托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家族信托规模虽仅五六千亿,但随着代际传承,未来5-10年有望迎来大幅增长。通过灵活的条款设计,家族信托不仅可以实现财富传承,还能将保单、房产等资产装入信托,指定受益人,满足养老、教育等多元需求,吸引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
信托资金投向股票市场的挑战
尽管信托资金在股票市场的潜力巨大,但其入市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税收优惠和投资范围拓宽等政策尚未完全到位,尤其是在衍生品投资和杠杆运用方面,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其次,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对信托资金入市产生影响。近三年国内A股市场累计收益率仅2.64%,低于固收类产品回报,上市公司质量和信息披露也有待提升。此外,信托公司自身的管理能力也是制约因素之一。传统的项目制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资产配置流程、人员匹配和产品回溯机制等方面,与社保理事会、基金公司相比仍有差距。客户对信托产品的认知多停留在过去的项目融资模式,对净值化波动类产品的接受需要时间。此外,考核机制偏短期化,产品供给同质化等问题,也影响了信托资金入市的进程。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策略
为推动信托资金中长期入市,信托公司需采取一系列策略。首先,优化考核机制,发挥“长钱长投”优势,利用家族信托等产品期限长的特点,构建长周期考核机制。同时,通过灵活的产品结构设计,加载不同收费模式和考核方式,降低短期投资冲动。其次,丰富可投产品,发挥跨市场、多资产投资优势,构建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资产组合,涵盖股权投资、量化对冲等多种产品。此外,还应发挥多策略优势,加强与外部优秀资管机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构建“长期资金-资本市场”正循环也是关键。信托公司需加强内部投研体系建设,强化投资者教育和陪伴。政策层面,期待更多税收优惠政策和估值模式调整,同时希望资本市场提升赚钱效应,加强上市公司治理和监管,丰富投资产品和对冲工具。
综上所述,信托资金在股票市场的潜力与挑战并存,通过优化考核机制、丰富可投产品和构建正循环等策略,信托公司有望在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